爱博融合教育中心为您免费提供自闭症康复机构,感统失调训练,语言发育迟缓等相关信息发布和资讯展示,敬请关注!

胶州市爱博残疾儿童研究中心

青岛市自闭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

针对自闭症、发育迟缓、感统失调等儿童进行康复干预训练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865328976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特教新闻

自闭症孩子3个康复“黄金阶段”,家长需要做什么?

发表时间:2024/9/26 14:35:54 人气:

7岁前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从家长发现孩子有特殊情况到求医,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到被诊断就有一年半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孩子干预的黄金期,很多家长却错过了这一年半的时间。


也有的是3岁以后孩子上了幼儿园,有经验的老师发现的,而不被发现的孩子往往干预诊断训练的时间拉的很长,就真的把黄金年龄错过去了。尤其在孩子发展语言的早期阶段,家长一直在等待,觉得孩子除了不会说话哪都好,当觉得孩子要就医的时候,可能已经三四岁了。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很多家长不重视这一点,而重视认知、语言、数数、认颜色、配对,这是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没有觉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可以终生受益。


不管孩子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规矩,老师教起来是很困难的,而且上幼儿园,甚至于小学、中学都会因为没有规矩,导致孩子中途退学。


3、选择合适的专业机构、减少盲目性。


有些孩子在某个机构训练了3、5个月,语言没出来,跳到另一个机构不到一个月,语言就出来了。家长没有看到前面机构经过的长时间铺垫,认为第二个机构就是专门训练语言的,能把没有语言的孩子训练好。


很多家长就是因为缺少专业性,到处找机构,三个月一换,却没有想过三个月的时间,孩子刚开始适应机构,还没出成绩就走掉了,又让孩子重新去适应新环境。到头来,其实会耽误孩子很长的训练时间。


4、干预训练中考虑孩子的生长发育现状。


很多机构的特教老师并没有医学背景,不知道一般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是什么样的,盲目的给孩子进行一些干预和训练。一些不专业的机构逼迫孩子训练,使孩子非常痛苦,这是不可取的。孩子一定要在快乐中训练,这样他才能够配合老师。


7-16岁


1、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学校。


能力强的孩子希望能走到正常的环境,能力弱的孩子希望能走到特教学校,而普通学校和特教学校都有规章制度,希望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盲目跟风。


比如有些重度自闭症孩子,确实能力不足,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他可以到特教学校学习,可以学到一技之长,可以在社会上生存。


2、与学校老师做到经常交流沟通。


家长跟老师经常交流,切忌隐瞒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一些情况,老师能及时的发现,采取必要的措施,就能减少孩子受伤害的可能性。


3、不逼迫孩子学习,从实际能力出发。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能力不差,就想让他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逼迫孩子写作业,加码上课外班,这都是不可取的,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出发,不要攀比其他正常同龄儿童。


4、在快乐中学习。


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去学习,尽可能的减少情绪和行为问题。不逼迫孩子学习,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有兴趣,他也会跟着你走。


5、了解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式。


到青春期,正常孩子都可能出现叛逆,谱系孩子也同样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些孩子在青春期闹得很厉害,可能就没有办法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连特殊教育学校也去不了,就退居到家庭里面。


16岁以后


1、适当安排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外出活动。


这个年龄段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以后,可能没办法再继续学习深造,好多孩子就回归到家庭里。


所以,近几年特教学校也在慢慢的做职业技能培训,但是年龄大的孩子做职业技能培训确实难度很大,因为孩子很多问题已经形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闹起来,老师很难带的动。


2、尽可能参与社区活动。


现在有很多社区对自闭症孩子开放,但是由于社区的资源不够,没办法让所有孩子都参加到社区活动里。因为谱系孩子有很多行为问题,社区资源远远不够支撑他们。所以,早期家长的行为干预,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3、能力较弱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有能力的培养劳动技能。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有些能力比较弱的孩子,不建议他接受常规的数理化的学习,建议他可以接受一些职业技能的培训。


挖掘他们的潜力,为就业做好准备,让他们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掌握一技之长,掌握像流水线的工作,慢慢的去重复性劳动,将来可以为生活,为自立做好准备。

10.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