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博融合自闭症儿童
认知是通过动作和语言活动及行为来表现的,认知的外在表现必须采取动作或语言输出的形式,所以自闭症特殊儿童的认知训练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动作操作来完成的,认知的操作有以下:
1.认知前准备-模仿与指令
这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
目的:视听知觉的发展、注意力的训练、配合能力、协调能力。
内容:粗大动作模仿—精细动作模仿—简单操作模仿—复杂操作模仿。
2.配对与分类
区别物体的异同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而对儿童进行配对能力的训练,目的就在于提高他们区别物体异同的能力和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目的:视觉辨别、感知范围、集中注意、归纳能力、思维能力。
内容:物物配对—物图配对—图图配对—书面泛化。
3.顺序和排列
依照顺序来操作,或通过操作来完成根据某一标准进行的排列活动。
目的:感知能力、区分比较、顺序工作、推理能力、逻辑思维。
内容:左右上下之序、大小高矮长短等之排列、事物发展顺序之排列等。
4.区分和比较
儿童通过对物品的观察从而进行区分和比较,促进其感知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的发展,对数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目的:感知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
内容: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
认知训练活动的开展要综合能力目标和生活目标共同制定,具体到学前特殊儿童的认知训练中,认知的教学范畴有以下:
1.物品归类
类别概念是儿童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的集中体现,分类操作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促进手段。
目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推理泛化。
内容:食品类、服装类、动物类、日常用品 类、交通工具类等。
2.物品功用
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了解的就是孩子经常使用或者经常见到的物品。
在明白“是什么”之后,我们要知道“做什么用”“怎么用”,为进一步发展生活技能奠定基础。
目的:物品认识、记忆再现、经验反馈。
内容:认识—模仿使用—生活应用(衣、食、住、行类物品)。
3.认识颜色
在进行颜色认知训练是一般是从配对归类的方式开始的,因为儿童的视觉感受和分辨颜色的能力早于听懂和说出颜色名称的能力。
目的:视觉敏锐、视觉辨别、概念的理解、再认与迁移。
内容:红、黄、蓝、绿、黑、白等。
4.认识形状
形状知觉是视觉、动觉和触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在形状知觉方面,特殊儿童的视觉经验和视觉辨别能力不足是其不能准确认知形状的关键,在进行形状认识训练时要通过多种感官共同完成。
目的:触觉感知、视觉辨别、观察能力、手眼协调。
内容: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5.对地点的认识
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区,了解生活环境,培养社会技能。
内容:我的家、我的学校、我的小区。
6.数字
儿童处在逻辑思维和数概念初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
目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
内容: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物取数、掌握数概念、数的简单运算。